“ 桑拿天”当心这些皮肤病

2023-07-28 11:25:46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扫码阅读手机版

进入大暑节气,湿热交蒸,此时人体腠理开泄,出汗量增多,暑湿之气也容易乘虚而入,加之紫外线的照射、蚊虫叮咬、室内外温差大等原因,日晒疮、湿疹、痱子等各种皮肤病高发。中医如何认识这些皮肤病,有何简便的防治方法?本版特邀甘肃省名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门诊部主任医师杜仲为大家解答。

虫咬性皮炎蚊虫叮咬后出现

虫咬性皮炎又称丘疹性荨麻疹,一般是被昆虫(蚊子、跳蚤等)叮咬后反复出现的瘙痒性丘疹,春夏等湿热季节多发,表现为躯干、四肢红斑丘疹样皮损。皮疹多为绿豆到花生米大小,常伴剧痒,严重者会影响睡眠及生活质量。皮疹一般经1~2周可消退,但新疹易复发,新旧皮疹往往同时存在。治疗时应针对病因,尽可能缩短病程,减少复发。

好发人群

本病多见于婴幼儿及儿童,成人也可患病,有时家庭成员、舍友等会同时发病。

病因病机

丘疹性荨麻疹在中医学中属“水疥”“土风疮”“水疮顽湿”等范畴。其病机为素体脾虚湿蕴、外感风邪虫毒或内伤食滞、湿郁化热,或昆虫叮咬、毒邪内侵,风、湿、虫、毒蕴结于肌肤而发病。根据临床表现,本病可大致分为风热型与湿热型。

风热型:皮损常发生在四肢,为散在性红色风团样丘疹,中心有小丘疹或水疱,瘙痒较重,多伴有恶风、身热、口渴、尿黄,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

湿热型:皮损多发生在腰骶部位,丘疱疹、水疱较多,部分挠破糜烂或染毒而结脓痂,自觉又痛又痒,多伴有发热、便秘、食欲不振等,舌质红,舌苔黄、微腻,脉濡数。

中药洗剂

中医治疗本病的用药原则为疏风清热、解毒止痒、宣肺化湿。常用中药有荆芥、防风、金银花等。此外,外用中药洗剂对防治本病有很好的效果,推荐中药洗剂方如下:

夏枯草15g,槐花20g,苦参15g,川椒6g,黄柏10g,大黄10g,百部15g,白花蛇舌草20g,白蒺藜15g,以上诸药以水煎煮3次,每次半小时,共取药汁1000毫升,趁药液温热即对患处进行熏洗15分钟左右,可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能改善瘙痒症状,减少复发。

居家养护

预防本病要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如勤晒被褥,保持床铺整洁,及时消灭蚊、蚤等可疑昆虫。此外,还可制作中药香薰包(苍术10g,山柰10g,藿香10g,佩兰10g,白豆蔻10g,白芷10g,细辛5g,徐长卿10g,薄荷10g,用粉碎机打碎,过60目筛,分装成两个香薰包,一个随身佩戴,一个悬挂床边),以达到化湿解表、辟秽解毒、驱除蚊虫的作用。

如病情较重,可在中药辨证内服外用的同时,配合西医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软膏外用等,简便效捷,儿童易于接受。

荨麻疹小小“风团”奇痒难忍

荨麻疹,也称“风团”或“风疹块”,是一种常见皮肤病。皮损多为剧烈瘙痒的红色斑块,有时合并血管性水肿,常见症状为皮肤表面出现大小不一的风团,伴瘙痒,发无定处,时现时退。患者的瘙痒感觉往往非常剧烈,一般夜间加重,影响睡眠,严重者可伴有发热、憋气、腹痛、腹泻等症状。其发病原因复杂,包括食物、药物、接触动物毛发等,发病机制目前仍尚未完全明确。

好发人群

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病,据报道,10%~20%的人一生中至少发作过一次荨麻疹。

病因病机

荨麻疹在中医学中属“瘾疹”“风疙瘩”“赤白游风”等范畴。大部分医家认为荨麻疹的发生与“风”相关。中医学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善行数变,与荨麻疹时起时消、部位变化多端、剧烈瘙痒的临床表现比较契合。当代中医皮外科泰斗赵炳南就提出,治疗荨麻疹离不开治风,设立荆防方、麻黄方、全虫方“治风三方”。此外,该病也与脏腑瘀滞、邪郁卫表、营卫失和、血虚风燥等有关。

中药洗剂

中医治疗荨麻疹注重辨证论治,用药原则为疏散风邪、活血通络、凉营透疹、养血通脉等,常用中药有荆芥、防风、麻黄等。此外,外用中药洗剂、针刺、放血等方法也可治疗本病,现推荐中药洗剂方如下:

红花15g、乌梢蛇20g、黄芩10g、独活25g、刺蒺藜40g、赤芍15g、牛蒡子20g、防风25g、威灵仙20g、秦艽20g、荆芥25g、黄芪25g、当归15g、五味子15g、仙鹤草10g,将上述药物浸入2500毫升水中,煮沸,温度降至约37℃,清洗患处,每次30分钟。

居家养护

荨麻疹极易反复,预防应注意尽量减少接触粉尘、皮屑、动物毛发等,开空调气温骤降时应添加衣物、做好保暖。如已发病,应注意避免对瘙痒部位皮肤进行抓挠、刺激,尽量穿着宽松衣服,减少对风团部位皮肤的摩擦,洗浴时水温不能过高。如瘙痒确实难以忍耐,可在医生指导下外用抗组织胺类药物止痒。

光敏性皮肤病晒过度的“伤痛”

光敏性皮肤病是指皮肤在紫外线辐射或可见光暴晒后发生的异常皮肤反应,一般由于日光照晒引起,主要表现为暴露部位的多形性皮损,自觉灼热、瘙痒等不适。皮损多呈现散在或片状分布,一般为红斑、丘疹或略微隆起的红色斑块及水疱等,多见于暴露部位,如颜面部、胸前“V”形区、后颈部、手臂伸侧、手背等,可反复发作。本病多发于日光照射比较强烈的春夏季,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有多形日光疹、光化性痒疹等分型,根据发病机制也可分急性或慢性皮肤损伤,如日晒伤、晒黑和光老化等。

好发人群

本病患者以中青年女性居多,高原地区较为常见。

病因病机

光敏性皮肤病在中医学中属“日晒疮”“日晒斑”“风毒肿”等范畴,病机为盛夏日光暴晒,患者禀赋不耐,腠理防卫不力,阳热毒邪侵入体表,蕴郁肌肤不得外泄,故见灼热红斑、肿胀、水疱等。此外,患者脾虚无力化湿,湿浊困脾,郁而发热,阳光毒热与湿热互结所致也是本病的主要病机。

中药外涂

中医治疗本病应以清热凉血、祛湿解毒为主。常用中药有生地黄、丹皮、薏苡仁、白术等。外用中药湿敷、油剂、霜剂等,亦可治疗本病。

中药湿敷

①鲜青蒿50g、青黛15g、黄柏15g、仙人掌50g,将其捣烂外敷于患处,有燥湿消肿、消炎止痛等作用。

②马齿苋50g、青蒿30g、野菊花15g、生地榆30g、贯众30g、冬瓜皮30g,以上诸药以水煎煮3次,每次半小时,共取药汁1000毫升,待药液温凉,温度皮肤可耐受,用纱布湿敷患处,能改善皮损红肿症状。

中药油剂

用黄柏、青黛各等分,用粉碎机打碎过筛,或研为细末,麻油调成糊状,外涂患处。用于水疱未破的皮损较轻处,可缓解红肿疼痛。

此外,成药清凉膏、炉甘石洗剂直接外涂亦简便有效。

居家养护

防晒是预防光敏性皮肤病的重点,如避光、穿防晒服和使用防晒霜。去户外时,应提前做好防晒工作,如穿有保护作用的衣服或长袖衣裤,深色比浅色衣服的防晒效果好;外出时撑伞、戴宽边帽等。防晒霜应在出门前15~30分钟均匀涂抹。此外,服用脱敏药物如口服胡萝卜素、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叶酸等,对本病也有一定预防作用。

湿疹切勿过度搔抓

湿疹是一种炎症性、瘙痒性皮肤病,以皮损对称分布、慢性经过、反复发作、瘙痒剧烈、患病部位渗出流水、多形性损害为主要特点。该病的体内诱因包括慢性感染病灶、内分泌及代谢改变、精神因素等,体外以食物、吸入物、动物皮毛、各种化学物质等过敏原为主要诱发原因。

好发人群

湿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据统计全球约有10%~30%的儿童和2%~10%的成人曾被湿疹困扰。

病因病机

湿疹在中医学中属“湿疮”“浸淫疮”“四弯风”“绣球风”“奶癣”等范畴。若蔓延遍体,挠抓渗出黄水,浸淫成片,称为“浸淫疮”;发于四肢弯曲处,称“四弯风”;发于阴囊者,称为“绣球风”;婴儿患此病,称“奶癣”或“胎疮”。

中医学认为,湿疹多由先天禀赋不耐,风、湿、热邪客于肌肤而发,患者先天禀赋不耐,食用牛羊肉、海鲜、辛辣等发物,或夏季贪凉多喝冷饮酒水后,脾失健运,湿邪内存,或者生活环境潮湿闷热,湿邪乘袭,或者多思多虑(“思伤脾”),脾虚湿困,湿热蕴久,或者内蕴湿热,外受风邪,这些情况都有可能使风、湿、热邪相合,浸淫肌肤而发湿疹。临床辨证一般分为风热蕴肤证、湿热浸淫证、脾虚湿蕴证、血虚风燥证等。

中药洗剂

中医治疗湿疹以疏风清热、化湿解毒、健脾利湿、凉血透邪、祛风止痒等为主要原则。常用中药有荆芥、防风、苍术等。外用中药洗剂、熏蒸、坐浴、针灸等亦可治疗该病,推荐中药洗剂方如下:

苦参、蛇床子各100g,冰片、荆芥各10g,防风15g,加水1500毫升,浓煎取汁200毫升,浸泡纱布轻轻揉搓患处15分钟,每天1次,可清热除湿,抑制瘙痒,减少湿疹复发。

对于外阴及肛周湿疹的患者,可采用坐浴的方式。用苦参30g,黄柏20g,蒲公英30g,马齿苋20g,芒硝30g,白芷20g,蛇床子30g,五倍子20g,以上诸药以水煎煮3次,每次半小时,共取药汁1500毫升,待温度降至40℃以下,即可坐浴,每次20分钟,早晚各1次,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止痒的功效。

居家养护

湿疹跟不良饮食习惯密切相关。肥甘之物容易生湿助热、辛辣刺激之物容易动风,所以患者平时应该注意清淡饮食。夏季湿热,贴身衣物要选择透气的材质面料,同时注意皮肤保湿,避免皲裂干燥。此外,要注意避免粗糙物品摩擦皮肤。过敏体质者应明确过敏源,并尽量避免接触。如患湿疹,切忌过度搔抓皮损部位、使用刺激性外用药。

痱子捂出来的一过性皮肤病

痱子,也称为“汗疹”“热疹”,是一种天气炎热、大量出汗时发生的皮疹。本病是由于小汗腺导管阻塞引起的一过性皮肤病,好发于头部、颈部、胸部或皮肤相互摩擦、汗腺丰富且皮肤疏松的部位(如腋窝)。其外观好像皮下的一簇微小气泡或一簇浅表细薄的小水泡,有晶形粟粒疹(也称“白痱子”)、红色粟粒疹(也称“红痱子”)和深部粟粒疹(并发感染者也称“脓痱子”)等类型。

好发人群

本病多见于婴幼儿、儿童及产妇,成人也有少数发病。

中药洗剂

相比其他夏季常见皮肤疾病,痱子症状较轻,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凉爽、透气,症状往往会缓解、消除。此外,在洗浴时加入一些中药洗剂,可防治痱子。如在洗浴的水中加入几滴风油精或十滴水;也可用西瓜翠衣(即西瓜食用红瓤后剩余的白皮)若干,捣烂取汁,在洗浴前涂抹在小儿皮肤上,五六分钟后温水洗净。

居家养护

痱子的预防主要是避免大量出汗,如尽可能待在凉爽、干燥的地方,穿透气性好、宽松的衣物,在方便的时候晾一晾容易捂着的部位(如脖子、腰部、胸背部)等。此外,还要注意室内空气要保持流通、凉爽,特别是产妇房间更要温度适中,避免湿热。

是痱子还是湿疹?四点可鉴别

痱子和湿疹都是夏天常见的皮肤问题,两者看起来差不多,但其发病原因、皮损形态和部位、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护理方法并不相同,应加以区分。

发病原因:痱子好发于炎热的夏季,在湿热的环境下,汗液如果不排出蒸发,就会滞留在汗腺里,只能向周边组织渗透,进入表皮或真皮,就形成凸起的痱子。而湿疹的发病与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有关系,也与自身体质有关,其炎症范围比较广。简言之,痱子与炎热、出汗关系密切,而湿疹和皮肤屏障、皮肤炎症有关。

皮损形态:痱子是一粒粒的小水疱,而湿疹往往呈现一片片连续皮损。

皮损部位:痱子最容易出现在闷热、容易出汗的部位,如头部、脖子、腋下、腹股沟等。而湿疹出现部位则不定,所有皮肤部位都可以出现。

严重程度:痱子如果注意透气降温,减少出汗,即便不用药物,也很容易在短期内改善。而湿疹持续时间比较长,且容易反复,如果不及时处理,容易加重。

责任编辑:易旭辉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