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道人

2021-05-27 11:43:07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扫码阅读手机版

肩关节前脱位是生活中常见的关节脱位之一,古人很早就对肩关节脱位有所记载,我国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就已经记载了针对肩关节脱位的“椅背复位法”,这种方法直到今天还在使用。

“仙人”是何人?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真的是“神仙”传授的吗?据该书所附无名氏写的序言记载,“仙”其实是一个叫“蔺道人”的凡人。因史书没有具体记载,蔺道人的真实姓名和身份不得而知。有人认为蔺道人是一名道士,因此被以“蔺道人”之名传称。

在《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序言中还有一句话:“此方,乃唐会昌间,有一头陀,结草庵于宜春之钟村。”头陀是佛教用语,古代一般将行脚乞食的出家人称为头陀,这类僧人通常还保留部分头发。蔺道人又被称为“头陀”,所以蔺道人最开始可能是一位僧人。

既然是僧人,就应该住在寺庙里,但蔺道人却隐居在一个叫“钟村”的地方,靠种田维持生计。原来,唐武宗年间,随着佛教日益壮大,许多寺庙的土地不用纳税,僧人靠农民供养,寺庙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很多人为了逃避赋役便出家为僧,导致僧人越来越多,成为当时社会上的一大问题。与此同时,唐武宗皇帝笃信道教,在道士赵归真的劝说下颁布“毁佛废寺”的诏令,迫使僧尼还俗,拆毁一定数量的寺庙。经此劫难,蔺道人被迫还俗,隐居在“钟村”。

当时宜春钟村有一个姓彭的人,常常与蔺道人往来,帮助他种田耕地,指导农桑之事,两人关系很好。一日,彭姓人家的儿子上树伐木,不小心从树上坠落,摔断了胳膊,摔坏了脖子,呻吟不已。彭氏非常着急,把这件事告诉了蔺道人,蔺道人看过伤者后,命彭氏按他的指示买来一些药物,亲自加工炮制。患者用药后,很快便不疼了,过了一段时间就完全康复了。彭氏这才知道,原来蔺道人懂得医术且技艺高超。此后,蔺道人擅治伤科病的消息不胫而走,求医者众多。

蔺道人原本是修道的僧人,不喜欢被外人打扰,于是便将一些伤科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配方悉数传授给彭氏。但是,他让彭氏答应,不能以此聚财,不能传授给心术不正的人。自此以后,彭氏擅治骨伤的事便逐渐流传开。

骨伤秘方口诀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只流传下来一卷,共两论,主要记载分述了骨折、脱位、损伤三类伤科疾病,系统论述了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内外用药、功能锻炼和清创缝合术等伤科诊疗步骤。全书载方46首,其中有10首为外用方。

古人如何诊断骨折?《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给出了答案。原来,古人诊断骨伤靠的是“摸诊”。摸诊是医者凭经验用手仔细触摸患处,通过感觉来诊断患者受伤局部的情况。《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记载:“凡认损处,只须揣摸骨头平正、不平正,便可见。”“凡左右损处,只相度骨缝,仔细捻捺、忖度,便见大概。”这种“摸诊”技术不仅需要对人体骨骼系统的形态非常熟悉,还需要积累多年的摸诊经验,才能做到万无一失。蔺道人通过诊断,将骨折分类为“伤碎”“断”“破骨差爻”“骨缝”等几种情况,与现在临床中的粉碎性骨折、横断性骨折、斜形骨折和骨裂一一对应。

书中记载,针对闭合性骨折需要采取“小夹板”方法来固定,以杉树皮、苎麻绳、绢片作为夹缚固定的材料,“将杉树皮数片放置于伤肢周围,每两块之间留一空隙,用苎麻绳三根捆扎三道。”在固定的时候,杉木皮长度不超过关节,关节部位只用黑龙散药膏外敷,用帛片包缚只是作相对固定,要保证关节附近有一定的屈伸活动范围。蔺道人提出骨伤治疗中一个重要的原则为“动静结合”,即患处静养与功能锻炼有效结合,可以避免损伤后愈合迟缓以及后期可能出现的功能恢复不良等问题。

针对开放性骨折,《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第一次详细记载了清创术的步骤。第一步是清洗伤口,如果伤口在头发内,必须剪去头发,保证皮肤的清洁度。而且,需要用煎煮过的水清洗伤口,书中不厌其烦地指出伤口要一洗、再洗、反复淋洗,突出了反复清洗伤口的重要性。第二步是检查伤情,根据伤情对骨折移位处进行手法复位。第三步是用针线缝合,缝合后的伤口处敷上自制的风流散,周围敷黑龙散,最后包扎固定,基本涵盖了现代手术的几个要素。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论述了颅骨、胸骨、锁骨、肋骨、股骨、胫骨、腓骨、踝骨、趾骨、肱骨、尺桡骨、手指骨等部位骨折的诊疗方法,以及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间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脱位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成为我国中医骨伤科学的奠基石。(甄雪燕 梁永宣北京中医药大学)

责任编辑:易旭辉
下一篇:王冰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