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惊蛰,万物生发,正是调整身体机能好时机!学点规矩不吃亏

2021-03-05 18:36:29 来源:养生中国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今日惊蛰。

惊蛰时期,大部分植物都开始抽绿,此时人体的阳气由冬天蛰伏于肾水之中封藏的状态变为肝木之阳气升发的状态。

故而,春季容易肝风、肝火妄动,易引起心脑血管病及高血压病。因此,惊蛰养生当以护肝健脾为主。

饮食:少酸多甜,清内热

春天肝气旺容易伤脾,此时,少吃酸味可以防止肝气过旺,甘味食物可以滋补脾胃。

但,此“甘”非彼“甘”,它不等于甜味食物,而是具有润燥特点的一部分食材。

在此,首推的是山药和大枣,用来熬粥再好不过了。

另外,现代人由于运动少吃得多,肠胃有大量油脂包围,故应饮食清淡,多食膳食纤维以清解里热,如:梨,荸荠,芹菜,荠菜,莴笋,黄瓜等。

起居:晚睡早起,抑春困

惊蛰前后阴寒之气渐降,阳气升发,人体血管舒张,流入大脑的血供较冬季减少,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减弱,致使春困扰人。

很多人认为多睡可以解乏,但结果往往是越睡越困。

这是因为,过多的睡眠不能顺应春季特性,反而会抑制阳气升发,加重春困。

春天可以适当晚睡早起、多伸懒腰,这样可以使血液循环加快,全身肢体关节、筋肉得到活动,减轻困意。

同时,也能激发了肝脏机能,使肝脏得到“锻炼”,从而达到对肝脏的保健效果。

保暖:要适度

惊蛰时节仍是忽冷忽热,早晚温差偏大,民间常用“春捂秋冻”的方法防病。

但多数年轻人认为自身火力壮,可抵挡外邪入侵,早早换了单衣;老人、小儿则多“春捂”捂过头,反因大汗淋漓而感冒。

其实春捂最该适度,最好的办法是:外出携带薄外套,根据温差变动,随时增减衣物。

尤其是这4处,要着重保护:

头颈捂一捂:这样可避免因头颈受风寒带来的不适。

手腕捂一捂:手腕上有心经对应的神门穴,神门穴保暖就能让心脏更加健康。

腰腹捂一捂:人的阳气以肾为本,肾居于我们的腰腹部,一旦腰腹受寒,就容易出现下肢麻木、疼痛、腰膝酸软等问题。

小腿捂一捂:有些人在寒冷的天气里会出现头痛等症状,正如老话所讲“寒从脚起”,所以“春捂”穿衣宜下厚上薄。

当然,春捂也是有时间性的,当气温持续稳定在15℃左右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减少衣服,结束春捂。

补水:枸杞菊花,明双眸

肝火旺盛很容易出现眼睛干涩、目赤火热的不适症状。菊花枸杞茶是一款清肝明目效果很好的茶饮。

一般来说,眼睛干涩,泡一杯白菊枸杞茶,连续喝三天,基本就能缓解眼部不适了。

一定要注意的是,久服菊花,疏泄太过,又会使肝木失于滋养,反倒伤肝,因此饮用菊花茶也要适量。

此外,惊蛰期间亦患风热感冒,大家一定要注意补水,津液不足的时候记得喝碗乌梅白糖汤。

乌梅白糖汤

症状:舌质红,舌苔薄甚至没有舌苔,发烧,咽喉肿痛,口干舌燥,小便量少,颜色黄,甚至发红。其中小便量少很重要。

方法:去药店,买乌梅,每天用五个大乌梅(大人可以用到七八个),白糖两调羹,熬水,把乌梅熬烂。制作成乌梅汤。

用法:放温,服用乌梅汤,当做饮料来喝。

服用后,一般是小便的量增加了,然后体温下降,则为对症。

吃梨:病痛远离

梨性寒、味甘,入肺、胃经,有清热养阴,利咽生津,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

口干舌燥喝姜梨饮:

惊蛰时容易患呼吸道疾病,表现为咳嗽咳痰口干舌燥、咽痛音哑。

此方出自《医钞类编》:取鸭梨1个,生姜3片,一同榨汁服用。

鸭梨润燥解毒、清肺利咽;生姜化痰宣肺、固护脾胃,两者配合增强了化痰功效,却没有寒凉伤胃的弊端,适宜儿童及老年人服用。

便秘者可选酥梨饮:

取酥梨1枚,去核切片备用;生山楂5个,去核备用。先将大米50克煮粥,再放入梨片和山楂,再煮5分钟即可出锅,饭后温热服食。

酥梨比起鸭梨养阴功效更强,更适合初春时节高血压、眩晕、便秘者使用。

它与山楂中都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能保护心脏、减轻疲劳、增强心肌活力、降低血压;果胶含量也很高,有助于消化、通利二便。

惊蛰美食推荐

1 脾气暴烈吃青菜

容易口干、眼睛红、爱着急、睡眠不好,属于肝有热的人,适合用芹菜、春笋、韭菜等绿叶蔬菜来清肝。

2 性格沉闷吃枸杞

素体瘦小,或有肝病、血压高,或者是到了肝肾阴虚、衰退阶段的老年人等。每日用10g枸杞代茶饮,有益肾养肝的功效。

3 心情不畅吃些花

中年的女性,家庭担子重,若心情不好就容易出现肝气郁滞的状况。最好常用玫瑰花等花类煮粥、沏茶,能够疏肝理气。

来源:养生中国
责任编辑:易旭辉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