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防寒暖肾阳

2020-12-01 10:17:49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入冬季节寒风乍起,温度骤降,有很多人经常感到手脚冰凉,就算衣物足够厚,也不能避免。中医认为,冬季手脚冰凉,可见多种病因,例如感受寒邪、阳气虚衰、气血亏虚、肝气郁滞,然而关键则为阳虚受寒!

冬季天寒,天地之气阴盛阳衰,人体亦多见阳气虚,阳气虚则不能抵抗外来阴邪,尤易感寒。“阳虚”也称为虚寒,是指人体的阳气不足,阳气为生命之本,可温煦机体脏腑、肢体,若阳气不足,无法运至肢体末梢部位,便会出现手脚冰凉。手脚冰凉是中医阳虚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具体见四肢冷至腕、踝,冷的程度较轻者,称为“手足不温”,程度较重者,称为“四肢厥逆”。中医古籍中记载:“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言:“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肾为先天之本,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肾之阳气能推动和激发脏腑经络的各种机能,温煦全身脏腑形体官窍,肾阳充盛,人体生理活动才能正常发挥,机体产热增加,若肾阳虚衰,温煦、推动功能减退,则脏腑功能减退,产热不足,肢体经络不得温煦,再加上冬天外界寒气比较甚,内外因交相为患,则见虚寒性病证,阳虚时,除了手脚冰凉,还可见面色苍白无华、精神萎靡,畏寒怕冷,腰膝酸软,口淡不渴,尿频等表现。

另一方面,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能运化水谷,化生气血,然而脾之阴阳仰赖于肾之阴阳的资助和促进,若见肾阳虚衰,影响脾阳,则可见气血生化不足,气血亏虚、循环不畅,不能温润濡养四肢,亦可见手脚冰凉,同时可见脾阳气虚的其他症状,比如面白畏寒、消化不良、嗳气反酸、大便溏薄等。

除阳虚之外,心理因素也是造成手足不温的因素之一。中医认为肝脏主疏泄,可疏通全身气机,促进血液运行,使脏腑肢体经络之气畅达,然而情志抑郁,可见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气滞血瘀,气血运行不畅,则脏腑肢体经络不通,导致四肢失于温煦、手足发凉。精神压力过大,过分紧张,时常心神不安的人,多为手足寒症的高发人群,心情平复后症状即可缓解。

因此中医治疗手脚冰凉,重点在温阳,亦应注意调畅情志。阳气虚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养:1、注意保暖,特别是腿、脚的保暖,如果下肢保暖做得好,全身都会觉得暖和。晚上睡觉前,可以用生姜泡脚,切一些生姜片放进脚盆,倒入热水,把姜片浸泡一会,再泡脚至身体微微发汗即可(泡脚水温控制在45℃左右为宜);2、增加有氧运动,促进阳气升发,同时避免过度运动或突击性运动,以免耗气,伤及阳气;3、改变作息习惯,冬季早睡晚起,保养肾脏;4、改变饮食习惯,规律三餐、按时按量,多食用一些能使身体温暖的热性、温性食物,如:羊肉、牛肉、辣椒、桂圆、韭菜、核桃、小米、燕麦、红薯、巧克力等具有温阳益气作用的食物,提高御寒能力,另外多吃坚果、豆类,也能很好的缓解手脚冰凉的症状,少吃生冷的食物如梨、西瓜等,少食冷饮;5、改善手脚冰凉症状,可多用些食疗小药膳,比如红糖姜枣汤,以大枣10个、生姜5片、红糖适量,煎汤代茶饮,每日1次,坚持服用。大枣甘温,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生姜有温中止呕、解表散寒的作用,二者合用,可充分发挥姜辛温而行,枣甘温而补之意,共同促进气血的流通,红糖亦有补中、养血、活血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已经证实,生姜所含的姜辣素对心脏和血管运动中枢有直接兴奋作用,可使心跳加快,血管扩张,血行旺盛而使络脉通畅,进而改善体表循环,使人感觉全身温暖;6、穴位按摩也可以缓解手脚冰凉症状,涌泉穴位于脚心部,可用拇指快速按揉,直到有热感为佳,每天早晚按揉100下,再接着揉搓各脚趾100下,功能补肾壮阳,使手脚快速暖和。

气血运行不畅而见手脚发凉者,应加强运动,尤其是久坐或久立的人,多做手足和腰部的活动,可加强血液循环;平时不要穿太紧的衣服,以防衣服过紧会阻碍血液循环;饮食上应多食用一些具有行气、活血、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如山楂、玫瑰花、金橘等;另外,可以采用按揉气冲穴的方法缓解此类手脚冰凉,气冲穴位于大腿根内侧,按揉到腿脚有热气下流的感觉为佳;还可用刮痧板刮拭手掌,手掌发热后用刮痧板上的凹槽刮拭手指的四面,从根部到指尖,每个方向刮5至10次,能行气通络,同理可运用于刮拭双脚。

秋冬已至,寒风凛冽,良医不治已病治未病,从我们生活起居饮食入手,未病先防,和家人一起度过一个“暖冬”!(石家庄市中医院肾病二科  李松)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易旭辉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